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综述

沧州日报  作者:younghow  2018-07-17 10:03

[摘要]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上,760万沧州人民正勠力同心、砥砺前行,以点滴的实际行动共同绘就沧州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关于全面小康的论述,凸显出精准扶贫工作在其中的重大意义。

沧州的决策者一直紧紧盯住脱贫攻坚主战场,坚持以敢打必胜的决心、久久为功的韧劲、驰而不息的精神,重点聚焦贫困县和非贫困县贫困人口,啃硬骨头、涉险摊,通过产业扶贫、医疗扶贫、兜底扶贫、就业扶贫等一系列措施的推进,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过去几年,沧州扶贫工作步履坚实、成效显著:4.48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退出贫困村244个。海兴、南皮两县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并批准摘帽,占全省脱贫县总数的三分之二。今年,盐山、吴桥、孟村回族自治县、东光、献县也已通过省脱贫摘帽验收评估,有望在全省率先全部摘帽。

以典型带动促示范推广构建产业扶贫大格局

产业兴旺是扶贫攻坚的关键和根本出路,也是激活农村地区活力、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载体。

沧州的决策者深知,在尊重贫困户农业产业发展自愿性基础上,突出县域经济发展特色,推广特色产业引领、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等农业产业扶贫模式,既符合沧州区域特点和发展实际,也迎合众多贫困户的现实需求和长远谋划。

基于此,全市全力打造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龙头企业带动的种植养殖产业,建成一批对贫困户脱贫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经济实体和农民合作组织,形成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在全市构建产业有龙头、主体有活力、发展有规模、贫困户能受益的农业产业扶贫格局。

吴桥县安陵镇吕家寨村的吕学岗,是产业扶贫的直接受益者。“在县扶贫部门的帮助下,俺搞起了肉鸡养殖,一年能出5栏,纯利润能有七八万元,现在的日子比起以前强多了。”自2012年吴桥被列入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来,当地积极探索以特色产业项目为引领的农户脱贫致富新路,全县建起55个瓜菜、蘑菇、鸡禽和畜牧类特色产业项目区,带动6000余户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

吴桥产业扶贫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全市挖掘相关部门职能、加强产业扶贫平台建设、招商引资壮大农业产业的生动实践。

除了引导贫困户通过种植、养殖致富,我市还充分发挥畜牧业龙头优势积极参与扶贫。以温氏公司为龙头,在盐山、献县、南皮、东光、海兴发展生猪产业扶贫,以台湾大成为龙头在孟村回族自治县发展肉鸡产业扶贫,以乐寿公司为龙头在献县发展肉鸭产业扶贫,以正大公司为龙头在海兴发展饲料产业扶贫。

比如,南皮县依托温氏公司,通过政府精准扶贫资金、贫困户免息扶贫贷款资金,合资入股建设现代养猪场,贫困户入股分红获得。99户养殖大户与1131户贫困户签订入股分红协议,吸收贫困户904.8万元扶贫资金入股,年均增收2000多元。

除了畜牧养殖风生水起,蔬菜产业带动脱贫的辐射能力也在逐步提升。仅去年,全市7个贫困县蔬菜播种面积达81.47万亩,总产量301万吨,总产值近40亿元。

其中,市农业部门扶持贫困县创建省部级蔬菜标准园10个、市级标准园41个,亩产值达到1.5万元,成为辐射带动贫困户脱贫的重要产业平台。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市50626户贫困户、95138名贫困人口中,已获得种植养殖、产业扶贫项目扶持的贫困户达到11888户、23493人。其中,全市扶持贫困村注册合作社总数569家,入社贫困户6000户,带动7642名贫困人口脱贫。

变“输血”为“造血”

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领上“薪金”

“存粮千斗,不如一技在手”。如何让有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致富,是激活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有效途径。

“不仅仅是简单地给贫困人口安排工作,而是努力搭建与用人单位的对接平台,变被动接受扶贫为积极主动扶贫。”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几年来,我市专门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培训力度、促进贫困人口就近就业。同时,缩短培训时间、给予生活补助、开设扶贫专岗,广大贫困人口积极响应、不等不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好日子更有盼头。

盐山县圣佛镇门坊村的村民赵振梅,为了给孩子看病,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拉下了不少饥荒。通过镇上组织的扶贫对接会,经过简单培训后,她在家门口的清香食品有限公司谋了一份差事,一个月能挣两千多元。

赵振梅家庭生活状况的改善,是全市全力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在及时完善数据库的基础上,我市对贫困人口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在近5万名贫困人口中,筛选出1.1万余名有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以建档立卡贫困户实际需求为导向,整合培训资源,利用科技公司、节能培训机构、手工编织企业等各方力量,聘请种植养殖业、家庭手工业、家庭服务业等专业讲师,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免费短期培训、小班特训,以需定培、以岗定培,还给予每人700元补助以及专车接送、免费午餐等人性化服务。

南皮县早在2015年就开始探索脱贫夜校模式,除了把会计、电子商务、电工、中医按摩等专业培训送到贫困户的家门口,还根据当前就业形势,为村民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并帮助村民办理《就业创业证》,优先推荐上岗。在这一模式的推动下,当地大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掌握了1至2门技术。

一手瞄准需求,抓好贫困人口的技能培训;一手抓好渠道,做好就业岗位的开发。随着精准援助力度的加大,各地纷纷开发出安保、保洁、养路等公共服务就业扶贫公益性专岗,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地安置,并按照不高于当地工资标准给予岗位补贴。同时,鼓励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对于吸纳该类人员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合同的,合同期满后按照每吸纳1人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于初次创办个体工商户或企业的,经工商注册并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给予一次性5000元创业补贴

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普惠下,2361名贫困人口得到培训,7166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就业,未就业人员也全部纳入就业帮扶系统,实现了不漏“一人一户”。多种医疗模式减轻就医负担强化主动作为提升服务质量

逐步消除因病致贫返贫,是脱贫攻坚路上爬坡过坎的重要一环。近几年来,我市因人制宜、因类施策,先后推广实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种大病患者进行专项救治、对农村贫困患者实行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家庭签约及慢性病管理服务和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为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医疗保障。

截至目前,全市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均实行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并设立综合服务窗口,推行“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贫困患者免收住院押金,只需在出院时支付自付医疗费用,确保救治对象方便、快捷地享受各项医疗保障政策待遇。

今年,我市还立足从源头破解难题,充分借鉴海兴县的有益探索,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全部落实商业补充保险政策,让他们就医时享受更大的报销“红利”。

早在2016年,海兴就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商业医疗补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的“3+2”健康扶贫模式,由县财政出资为全县所有贫困群众购买了一份商业补充保险(包括意外伤害保险)。对贫困人口因病住院的,按实际住院天数每天给予100元补助,年度补助限额180天,单次补助不超90天;对新农合目录外住院医疗费用补助,按60%的比例报销,年封顶线为2万元;对发生意外事故造成残疾、身亡的,按情况给予补助,补助限额2万元;对因病身故的,给予5000元丧葬补助,2017年又对有关保险内容进行完善,使商业医疗补充保险更加贴近群众需要,有效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

海兴县苏基镇张常丰村村民刘鹏峰,在市人民医院住院17天,发生合规费用63959.21元,按原先的标准可报销40526元,按海兴规定的报销比例外加商业保险,可多报销22572.27元,自己仅掏了860.94元。

推广“海兴模式”,我市所有县(市、区)都将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施商业补充保险。从贫困户的反应来看,推行商业补充保险模式之前,很多贫困群众怕看病、怕住院,有了病也拖着、挨着,直至小病拖成大病,医疗费用沉重,贫困程度加重;模式实施后,贫困群众主动就医,能住院就住院,不再出现有病拖着、挨着的现象,就医再无后顾之忧。

在满足贫困群众就医需求的同时,我市18所县级医院还苦练“内功”,与省、市5家三级医院分别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各支援医院向受援县医院至少派驻5名医务人员,开展出诊、查房、手术、带教等工作,重点在技术支持、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建设和医院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力争每年为受援医院“解决一个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让基层的医院能够更好地为贫困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兜底保障提升贫困群众获得感让每一个困难家庭都感受温暖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困难家庭,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短板,也是决定着脱贫成效的最为关键的环节。要带领这些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让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扶贫兜底保障工作势在必行。

我市逐步完善农村生活保障制度,对这些特殊家庭实行政策性兜底保障。从2015年开始,四年三次调整农村低保标准,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畴,做到应保尽保。并明确将符合条件的成年重度残疾人、支出型贫困家庭和低保边缘家庭纳入低保保障范围。

针对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我市将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由原来每人每年4500元提高至5600元。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特困人员精准核查、认定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工作,将特困人员分为全自理、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三类人员。其中,对完全不能自理和半自理特困人员,分别按当地工资标准的30%和15%发放照料护理补贴。截至目前,全市2.16万农村特困人员实现供养,其中集中供养2800人,分散供养1.88万人,仅今年以来发放特困供养资金7366万元。

一组组扶贫数据令人振奋,一幅幅生动画面催人奋进。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上,760万沧州人民正勠力同心、砥砺前行,以点滴的实际行动共同绘就沧州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